DOTHINK BLUE PUBLIC
發(fā)布時間:2019.08.08
作者:德信集團
“我的兒子是第一屆陽光學子,我想回報陽光助學,幫助一個孩子上大學。”2019都市快報陽光助學辦公室接到來自金華的一位陽光學子媽媽的來電。她說,兒子畢業(yè)后輾轉昆山、深圳等地,工作一直不算順利;現(xiàn)在在上海工作,終于穩(wěn)定下來。兒子也一直在回報社會,捐助身邊的貧困家庭。
“我的兒子是第一屆陽光學子,我想回報陽光助學,幫助一個孩子上大學。”2019都市快報陽光助學辦公室接到來自金華的一位陽光學子媽媽的來電。她說,兒子畢業(yè)后輾轉昆山、深圳等地,工作一直不算順利;現(xiàn)在在上海工作,終于穩(wěn)定下來。兒子也一直在回報社會,捐助身邊的貧困家庭。
上周,2019都市快報陽光助學直通車啟程,來到麗水,走訪了景寧、縉云、龍泉、慶元等地的寒門學子。我們遇到了許多充滿陽光的孩子,他們身處陋室,談論著家人、同學、老師對自己的愛和溫暖,談論著對未來的無限期待,不單是對自己和家庭,也有對社會的思考。
陽光助學行動始于2001年,已從浙江逐步擴散到山東、江蘇、遼寧、江西、陜西等全國18個省(市),幫助50000多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。
丨快公益記者在麗水走訪陽光學子
今年是陽光助學第19年,都市快報聯(lián)合愛心企業(yè)、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、杭州市德信藍助學基金會共同發(fā)起此次助學行動。如果您想幫助這些孩子,請留言或撥打“陽光助學熱線”0571-85051691(工作日9:00-17:30),讓我們一起帶著孩子邁出奔向夢想的第一步。
大約十年前,媽媽帶著孩子們從山村來到市區(qū),只為了有更好的學習條件。沒想到,爸爸突然癱瘓,一家人陷入了困境。媽媽變得異常繁忙:騎著三輪車去賣菜,回家?guī)椭职殖运?,做好孩子們的飯,去學校門口擺攤賣小吃……那幾年,為了找到價格便宜又能停下三輪車的房子,一家人搬了五六次家。
媽媽不是超人,她拼命賺錢,顧不上三個孩子:“我不怕苦,只要孩子們能聽話,讓我安安心心出去打工,我就很開心了。”
大姐考上了寧波的一所大專,通知書寄到家里,還收到了寧波的電話卡。但最終,大姐放棄了,把讀書的機會讓給弟弟妹妹。她帶著電話卡到寧波去打工,這個號碼至今還在用。高中文憑的她并不能找到收入高而穩(wěn)定的工作,但她每年都會給弟弟妹妹買新年的新衣服。媽媽看在眼里,過年回家的時候,大姐自己穿著磨破了的皮鞋和堂姐的舊衣服。
余嘉怡今年高考考了602分,如愿考上了本科。她想學法律、經濟學,畢業(yè)以后可以當律師或者會計師。她也長大了,從小時候送弟弟上學,到現(xiàn)在操心和指導弟弟的學業(yè)。
成人禮上,余嘉怡對媽媽說:“上大學后,我會勤工儉學,請您一定要好好休息。”
18年前,景寧畬族自治縣坑洋村劉家新添了一個孩子,爸爸翻了很久的字典,看到了堯禪位給舜的故事,字典給“舜”字的描述是“一個有才干的人”。于是這位爸爸給兒子取名“劉舜”,他說,每一個家長都會望子成龍。
18年后,我們見到劉舜的時候,他以630分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考,坐在租住的閣樓里,和我們談論他的興趣,他的理想,他為自己和爸爸安排的未來。
劉舜喜歡閱讀,最喜歡卡爾維諾和王小波。他覺得卡爾維諾很會講故事,敘事風格引人入勝;而王小波的語言很洗練很率真,很像王爾德,閃爍著智慧的光輝,把道理深入淺出地講出來。
他關心社會問題,在高中的閱讀小組里,他是組長,每次都會提出一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議題,比如小城鎮(zhèn)的外立面改造,組織成員們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,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。在學習任務繁重的高中階段,做這樣一件對高考似乎沒有直接好處的事,劉舜的解釋是:“一個人身處社會中,需要有公民意識,這是基本素養(yǎng),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社會問題盡早暴露,從而盡早解決。每個人都應該負有社會責任心。”
閱讀和思考讓劉舜更顯成熟。他選擇了許多師范專業(yè),希望未來從事教師工作。“是高中的老師觸動了我,讓我對教師這個行業(yè)充滿敬畏。”劉舜說,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,老師備課壓力也很大,很多老師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上。
是什么樣的爸爸培養(yǎng)了這樣的孩子?劉舜爸爸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,被哮喘等疾病影響,干不了太重的活,現(xiàn)在在食用菌種植大棚打工,每年只有一半時間有活干,文化程度也不高。但說起兒子填志愿,他卻一清二楚、滔滔不絕:選哪些科目有利、哪些專業(yè)有限制……劉舜爸爸說,這兩年,只要一有和高考有關系的新聞,他都仔細看,記在心里。
因為媽媽離開了這個家,劉舜說,他和爸爸是“相依為命”,父子之間沒有隔閡。他曾想要學醫(yī),但因為學醫(yī)周期長,于是,他更改了自己的職業(yè)目標,希望早一點代替爸爸撐起這個家。
2018年9月1日,應佳琪清楚地記得這個日期,她來到醫(yī)院,見到了病危中的外公,也看到當?shù)蒯t(yī)院的醫(yī)療條件和種種亂象,一幕一幕都深深印在她的腦海里。
佳琪的父母離異,媽媽外出打工,就把她留在外公家。外公眼睛看不見,卻陪伴了小佳琪的童年。而舅舅的去世,讓外公白發(fā)人送黑發(fā)人,原本身體就不好的老人一下被不幸打垮了。當?shù)氐尼t(yī)院沒有救回外公,迫使佳琪開始思考:是因為農村醫(yī)療條件不足,是農村醫(yī)生的水平或醫(yī)德問題,還是農村人對疾病沒有正確的認知拖延了病情?
這次高考,佳琪考了678分,志愿中填了許多醫(yī)學專業(yè)。女孩說,她希望學有所成,回到農村,可以改變一點農村醫(yī)療的現(xiàn)狀,普及更多正確的醫(yī)學知識,“不要讓我經歷的痛苦再在別人身上發(fā)生”。
佳琪的人生中,不僅僅有外公,還有媽媽,有現(xiàn)在的“老爸”,也有同學們。她13歲的時候,媽媽再婚了,繼父默默地付出,一趟一趟地到學校送被褥等生活用品,讓佳琪的稱呼從“叔叔”變成了“老爸”。在學校,她有兩個好朋友,是有名的“鐵三角”,在她失落的時候,朋友會陪著她在操場上跑圈,他們教會她對待他人要有耐心。
佳琪的陽光與開放,源于她熱愛閱讀。她說她喜歡讀太宰治,從《人間失格》中,她認識到與人坦誠交往的重要性,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能失去生活的信心。她最喜歡維多利亞·希斯洛普的《日出酒店》中的一句話:“每個人的清晨,太陽都會升起。但很少有人體會到,晨曦是為自己而來的。”